2011年1月15日 星期六

全教會揭示2010年十大教育新聞記者會

全教會揭示2010年十大教育新聞

期許共同打造優質教育環境

img 為喚起各界共同關注教育品質,全國教師會今天揭示佈2010年十大教育新聞暨新聞評論,這也是全國教師會連續第三年公布年度十大教育新聞,依新聞事件之重要性,全教會選出的2010十大教育新聞分別是:

「工會法三讀,教師可組工會,不能罷工」、「校園霸凌,老師遭殃,校長聽不見」、「反加課學英語,6000師生上街頭」、「五都拚升格,教育經費大走山」、「無勞保,逾萬私校教師將上街頭」、「比外勞還不如,3.5萬建教生拒當賤價生」、「學者批大學獨尊SSCI 忽略教學」、「四技二專統測弊案」、「PISA評比退步?」、「陸生來台法案,一限二不過關」。

檢視去年十大教育新聞,涵蓋了近年來持續受各界關注的教育議題,其中,「校園霸凌」、「教師工會」、「教育評鑑」、「陸生來台」、「教育經費」、「活化課程」等教育議題,都是媒體長期關注的重點。

時序進入民國100年,期待立法院與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關,能總結教訓,提出專業教育政策與法案,全教會更期許全國教師,堅守教育專業,以維護學生權益,促進教育進步。

針對十大教育新聞,全國教師會評論如下:

一、工會法三讀,教師可組工會,不能罷工
儘管組織工會是所有公、私部門受雇者的基本權利,然而,在整體社會普遍缺乏勞動意識,以及行政部門刻意打壓下,國會所通過的《工會法》內容顯然不符預期。未來教師組織仍應加強內外宣傳,以澄清各界誤解,並以捍衛教育專業價值為核心工作,俾讓各界正確認識工會的正面價值,企盼教師工會開啟台灣教育的新紀元。

二、校園霸凌,老師遭殃,校長聽不見
針對校園霸凌問題,雖然教育部已制訂「各級學校防制校園霸凌執行計畫」,卻似忽略:長期以來校園專業輔導與社工人力嚴重不足之現實。霸凌現象成因複雜,呼籲政府真正「把錢花在刀口上」,確實按照國民教育法最新的規定設置「學校專任輔導人員」、致力推動增置「學校社工」修法且儘速到位,如此防制校園霸凌才有真正的可能。

三、反加課學英語,6000師生上街頭
北縣教育局在99年4月12日,以一紙公文要求北縣204所國小全面試辦活化課程實驗方案,無異宣告課綱規範瓦解,活化課程可說是台灣日漸重視國際化下的產物,但在推動的過程中卻忽略語言政策應是全國一致性的問題,若真覺得英語重要,應該透過合法程序修正課綱,而不是任由地方政府假借實驗名義來加課,又用置入性行銷來打壓反對意見;活化課程如何調整,考驗新北市市長朱立倫的智慧。

四、五都拚升格,教育經費大走山
全國的財政大餅有限,要擴大給五都,不是瘦地方就是瘦中央就是縣市重分配,過去依賴憲法、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對經費的專用性及下限做了保護,現在五都市長要的是增加統籌款及其使用自由度,方式為透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,教育經費大走山將在一百零一年起逐步發生。

五、無勞保,逾萬私校教師將上街頭
一樣是教師,但長期以來,公、私校教師之退休制度有著嚴重落差,私校教師為爭取合理退休保障,不畏懼來自教育部、私校董事會與部分校長施壓,正如同2002九二八十萬教師上街一樣的具有跨時代歷史價值,期待未來公、私校教師更能進一步聯合,為教育公共化與教師公共化盡力。

六、比外勞還不如,3.5萬建教生拒當賤價生
建教生受學校及業者剝削的情形,諸如未簽訂契約、超時工作、加班沒有加班等,不斷地在職場重現,且違法情形日趨嚴重。主管機關應積極處理違法的學校及廠商,勞委會可依勞基法對辦理建教合作廠商進行勞動檢查,教育部可依高級職業學校建教合作實施辦法,對於辦理建教合作學校進行訪視,必能降低違法情形,真正落實建教合作精神,讓建教生權益受到實質的保障。

七、學者批大學獨尊SSCI 忽略教學
大學接受「評鑑」,原本應該被視為專業的「健康檢查」過程,藉以發現問題及自我改進。但是,現行大學評鑑制度卻遭受強力批判,其主因並不僅是來自準備評鑑的高昂成本,更在於評鑑指標一元化所帶來的「大學窄化」危機。儘快建立多元、專業的大學評鑑標準,讓不同類型的大學及教師發展特色,並且改善教學品質,是政府決策者不能迴避的責任。

八、四技二專統測弊案
辦理全國第二大規模升學考試的國家級考試測驗中心,居然出現更改答案卡做假多年的舞弊事件,其中所揭露的絕對不僅僅是一般的社會案件,更是國家長期輕視並吝於投入深耕技職教育專業下的必然結果!政府要肩負起願意投資培養高素質技術工作者的責任,也要對嚴重傾斜的教育政策加以改正,提高技職教育的品質與吸引力。

九、PISA評比退步?
自PISA 2009成績公佈之後,國內對於排名退步的部份大肆報導,但對於國內真正的教育問題,卻少有著墨。就本質而言,PISA是由經濟暨合作發展組織(OECD)所主辦的一項考試,而該組織的成立,是以經濟發展為目標,故PISA背後的一個重要本質是經濟及競爭力。毫無疑問,對於像PISA這樣的國際比較,唯有用批判性的態度,深入檢視各項數據,才能對國內教育有所助益。

十、陸生來台法案,一限二不過關
民國八十年代,中生就已經有少數以交換學生型態在台灣就讀,但很明顯的跟台灣學生進入中國就讀不成比例,相關權利義務規範也不成系統,在九十九年八月完成立法,包括大學法專科學校法都完成相關立法,這次立法將教育給予開放,從大方向而言是必要的。

文章來源:苦勞網,新聞圖片來源:教育廣播電台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